服務熱線:鋼絲繩作為起重機的核心承重部件,其性能狀態直接關系到作業安全與效率。本指南旨在提供科學、規范的鋼絲繩選型、檢查、更換與報廢標準,幫助設備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確保起重作業安全。
選擇合適的鋼絲繩是確保安全的第一步,需綜合考慮以下因素:
1. 確定鋼絲繩結構
繩芯類型:
纖維芯 (FC/NFC): 柔韌性好,但耐高溫和抗擠壓能力較弱。適用于常規吊裝。
鋼芯 (IWRC/IWS): 強度高、耐高溫、抗擠壓,但柔韌性稍差。適用于重載、高溫或多層卷繞的工況。
鋼絲繩捻向:
右交互捻 (ZS): 繩右捻,股左捻。常用類型,不易松散扭轉,推薦用于大多數起重機。
左交互捻 (SZ): 繩左捻,股右捻。特性同右交互捻,用于特定卷筒布置。
(注:通常不推薦使用同向捻鋼絲繩用于起重,因其易扭轉松散。)
2. 明確關鍵性能參數
公稱直徑: 必須嚴格按照起重機設計圖紙或制造商規定的規格選擇。直徑誤差不得超過標準允許范圍。
公稱抗拉強度: 常見等級如1770 MPa, 1960 MPa等。強度越高,鋼絲越硬,柔韌性有所下降。應在滿足安全系數的前提下選擇,并非越高越好。
破斷拉力: 鋼絲繩出廠時保證的破斷拉力值,是計算安全系數的基礎。
3. 匹配工況與環境
一般工況: 選擇光面鋼絲繩,如6×36WS+FC、6×19S+IWR等結構。
耐磨要求高: 選擇外層絲更粗、結構更緊密的鋼絲繩,如6×25Fi+IWRC。
耐腐蝕要求高(如港口、海上): 選擇鍍鋅鋼絲繩(B類、AB類或A類)。
耐高溫要求高: 選擇具有鋼芯(IWRC)和特殊潤滑劑的鋼絲繩。
4. 計算安全系數與選擇
安全系數 (n): 鋼絲繩破斷拉力與鋼絲繩工作靜拉力的比值。
n = F? / F_max
其中,F? 為鋼絲繩破斷拉力,F_max 為作業中鋼絲繩承受的靜拉力。
安全系數必須符合或行業標準(如GB/T 3811-2008《起重機設計規范》)對于相應工作級別(A1-A8)起重機的要求。嚴禁使用安全系數不達標的鋼絲繩。
1. 更換時機
鋼絲繩已達到或超過本標準第三部分所述的報廢標準。
發生任何異常事故,如嚴重沖擊、過載、金屬熔融濺落等,即使外觀無損傷也應立即停用檢查,必要時更換。
定期維護計劃中規定的更換周期已到。
2. 更換步驟
準備工作: 將起重機停放在平坦堅實的地面,卸載并切斷主電源,懸掛“禁止合閘”警示牌。準備好新鋼絲繩、工具和個人防護用品(PPE)。
釋放舊繩: 將吊鉤降至地面,用夾鉗或楔塊固定舊繩端部,緩慢釋放卷筒上的張力,然后將舊繩從卷筒和滑輪組中完全抽出。
檢查滑輪和卷筒: 這是關鍵步驟。檢查所有滑輪槽、卷筒繩槽是否有磨損、裂紋、破損邊緣。任何缺陷都必須修復,否則會立即損壞新鋼絲繩。
安裝新繩: 將新繩盤放置在放線架上,確保能自由轉動。將新繩端穿過滑輪系統,牢固地固定在卷筒上。確保鋼絲繩的捻向與卷筒的卷繞方向匹配。
卷繞新繩: 在鋼絲繩上施加輕微張力(如用人力拉緊),緩慢操作起重機卷繞。確保繩圈緊密、整齊地排列在卷筒上,嚴禁亂繩。
張力調整: 將空鉤升至點,檢查鋼絲繩在卷筒上的預留安全圈(至少不少于2-3圈)。
試運行: 進行數次空載和輕載運行,使新繩適應工況,各部位進入正常工作狀態。再次檢查固定端是否牢固,繩股是否平順。
每日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是發現隱患的關鍵。
1. 日常檢查(操作員班前進行)
肉眼觀察: 全程觀察鋼絲繩是否有明顯斷絲、扭曲、壓扁、籠狀畸變等可見缺陷。
手感檢查: 在空載運行時,用手感觸鋼絲繩是否有異常凸起或粗細不一的部位。
重點部位: 檢查固定端、通過滑輪的區域、經常與結構接觸的部位(如平衡臂處)。
2. 定期詳細檢查(由專業人員按計劃進行)
使用工具(如卡尺)測量直徑磨損情況。
緩慢運行起重機,近距離仔細檢查整個長度范圍內的損傷,并記錄。
3. 報廢標準(出現以下情況之一,應立即報廢更換)
斷絲: 在一個捻距(約等于繩徑的6-7倍)內,斷絲數量達到或超過標準規定值。交互捻鋼絲繩的斷絲數允許值約為總絲數的10%(對于6股繩),且分布在不同股上。繩端固定附件附近出現斷絲也應高度重視。
直徑減小: 因磨損、銹蝕導致公稱直徑減少量達到7%以上時。
變形與損傷:
波浪形: 波峰谷差達到繩徑的4/3以上。
籠狀畸變: 繩芯或股突出,形成籠狀。
繩股擠出/扭曲: 嚴重扭結、彎折造成變形。
壓扁: 繩徑局部嚴重減小。
熱損傷: 因電弧或過熱導致金屬材料性能改變(顏色變藍等)。
嚴重銹蝕: 銹坑導致鋼絲松弛,韌性顯著下降。
繩芯損壞: 導致直徑顯著減小,或繩股間支撐不足。
彈性降低: 明顯僵硬,不易彎曲。
定期潤滑: 使用合格的鋼絲繩專用潤滑脂,定期潤滑以減少內部磨損和腐蝕。
規范操作: 避免斜拉歪吊、突然啟動或制動,防止鋼絲繩跳出滑輪槽或發生劇烈擺動。
良好存儲: 備用鋼絲繩應存放在干燥、通風的室內,下方墊以木方。
重要聲明:
本指南僅供參考,不能替代專業工程師的判斷。實際操作必須嚴格遵守設備制造商的官方手冊、最新安全技術規范(如GB/T 5972-2016《起重機 鋼絲繩 保養、維護、安裝、檢驗和報廢》)及企業的安全操作規程。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