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重機械日常保養指南的實際應用
起重機械作為特種設備,其日常保養是保障安全運行、延長使用壽命的核心環節。結合行業規范與實操經驗,以下從保養周期、關鍵部件維護、操作規范三個維度,提供可落地的保養方案。
一、分級保養周期與核心內容
-
日檢(每班次前/中/后)
-
作業前:
-
檢查軌道、滑線、電纜固定及磨損情況,清除障礙物;
-
測試供電系統、控制器、安全裝置(如限位器)的靈敏性;
-
觀察鋼絲繩是否有斷絲、磨痕,吊具是否完好。
-
作業中:
-
監聽傳動部件(如減速器、軸承)的異常聲響或過熱;
-
定期檢查制動器間隙,緊固松動螺母。
-
作業后:
-
清潔設備,檢查鋼絲繩是否歸位,潤滑油嘴是否暢通;
-
斷開電源,操縱手柄歸零,填寫運行記錄。
-
周檢(每周一次)
-
由維修工與司機共同完成,重點檢查:
-
吊鉤、鋼絲繩、卷筒的安全狀態;
-
制動器、離合器、緊急報警裝置的可靠性;
-
傳動部件(如齒輪、聯軸器)的磨損及潤滑情況。
-
月檢(每月一次)
-
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,對動力系統、起升機構、液壓系統進行狀態檢測:
-
更換磨損、裂紋零部件;
-
檢查電氣控制系統(如饋電裝置、過載保護)的可靠性;
-
通過壓力、溫度、振動等參數,排查泄漏或故障征兆。
-
年檢(每年一次)
-
對金屬結構焊縫、運動部件磨損進行探傷檢測;
-
評估安全裝置及部件的可靠性;
-
制定大修、改造或更新計劃。
二、關鍵部件維護實操要點
-
鋼絲繩維護
-
清潔:使用柔軟鋼絲刷清除油泥,避免鋒利工具損傷繩體;
-
潤滑:清理后涂抹專用潤滑脂,確保油液浸入繩芯;
-
張緊度:定期調整,避免過松導致打滑或過緊加劇磨損。
-
制動器性能測試
-
檢查制動器能否迅速制停,制動過程無異常振動;
-
測量摩擦片厚度,磨損超限立即更換;
-
緊固調節螺母,防止制動間隙偏移。
-
液壓系統維護
-
檢查液壓油油位及質量,定期更換清潔油液;
-
排查管路泄漏,清洗液壓元件(如濾芯);
-
避免油液乳化,更換密封件防止滲油。
-
潤滑管理
-
減速器:使用200小時后更換潤滑油,后續每年更換一次;
-
軸承:集中潤滑點(如小車端梁、大車端梁)定期注油;
-
開式齒輪:每周涂抹潤滑脂,減少齒面磨損。
三、操作規范與安全保障
-
交接班制度
-
交接雙方共同檢查設備狀態,確認無異常后簽字;
-
記錄故障處理、部件更換等關鍵信息,形成可追溯檔案。
-
定機定人責任制
-
明確操作人員職責,避免非專業人員操作;
-
定期開展技能培訓,提升故障識別與應急處理能力。
-
安全裝置檢查
-
每日測試限位器、超載保護裝置的靈敏性;
-
確保警戒標記、照明設備完好,禁止隨意拆除安全裝置。
-
環境管理
-
停放場地遠離易燃易爆物品,配備防火、防盜設施;
-
冬季做好防凍處理,夏季檢查散熱系統,避免設備過熱。
四、保養記錄與檔案管理
-
建立設備臺賬
-
記錄設備型號、規格、日常檢查數據及維修歷史;
-
分類管理自有設備與租賃設備,確保信息完整。
-
數字化監測
-
利用傳感器實時采集壓力、溫度、振動等參數;
-
通過數據分析預測故障,優化保養周期。
-
合規性驗證
-
依據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》等法規,定期申請專業檢驗;
-
檢驗合格后取得證書,確保設備合法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