礦山開采中起重機的應用與維護
一、起重機在礦山開采中的核心應用場景
-
露天煤礦開采
-
設備吊裝與組裝:大型履帶式起重機用于拆卸和組裝開采設備(如挖掘機、破碎機),單次作業可減少人工操作時間30%以上。
-
物料轉運:橋式抓斗起重機沿軌道移動,抓取煤炭并卸載至運輸車輛或傳送帶,實現每小時500噸以上的轉運效率。
-
臺階面作業:隨著開采深度增加,多級起重機系統通過補充裝置擴展運輸能力,避免設備閑置浪費。例如,在新增臺階面布置補充起重裝置,與原有設備協同作業,滿足礦石運輸需求。
-
井下煤礦輔助作業
-
礦渣清理:抓斗起重機清理井下礦渣,保持作業面清潔,減少粉塵污染,提升開采環境安全性。
-
設備搬運:小型電動葫蘆起重機用于搬運井下工具和零部件,降低人工搬運風險。
-
礦石加工與運輸
-
破碎機喂料:起重機將大塊礦石吊運至破碎機入口,確保連續喂料,提高破碎效率。
-
裝車作業:門式起重機將成品礦石裝入運輸車輛,實現快速裝載,減少車輛等待時間。
二、起重機維護的關鍵技術措施
-
日常檢查與清潔
-
外觀檢查:每日檢查設備變形、裂縫、銹蝕及連接件緊固情況,重點排查鋼絲繩、制動器、傳動裝置等關鍵部位。
-
清潔維護:定期清理灰塵、油污和雜物,防止腐蝕和機械故障。例如,滑輪和導軌表面需每日清理并涂抹潤滑油。
-
潤滑與緊固件管理
-
潤滑周期:根據制造商建議,對軸承、齒輪、滑輪等活動部件進行潤滑。例如,電動葫蘆行走小車減速機需每周添加黃油。
-
緊固件檢查:每月檢查螺栓、螺母松動情況,特別是塔身連接螺栓等振動部件,及時擰緊或更換。
-
電氣系統維護
-
電纜檢查:每周檢查電線電纜破損、老化情況,確保絕緣性能。
-
元件測試:每月測試控制元件靈敏度,防止誤動作或失靈。例如,限位器需定期進行負載測試,確保其可靠性。
-
安全裝置校準
-
限位器與超載保護:每季度對限位器、超載保護裝置進行校準,確保其在實際工作中能有效制停設備。
-
緊急制動測試:每月進行緊急制動測試,檢查制動器摩擦片磨損情況,確保制動距離符合標準。
-
液壓系統保養
-
油液更換:每半年清洗油箱并更換液壓油,檢查管接頭密封性。
-
濾油器維護:每季度檢查濾油器堵塞情況,及時清洗或更換,防止液壓系統故障。
三、維護管理的制度保障
-
維護計劃制定
-
根據設備使用情況和制造商建議,制定日常保養、定期檢查和維護計劃。例如,主梁運動系統需每半年更換機油,電動葫蘆系統需每季度檢查電系統。
-
記錄與檔案管理
-
記錄維護時間、內容、人員、費用及效果,建立設備檔案。通過數據分析預測設備壽命,優化維修周期。
-
人員培訓與資質
-
維修人員需持證上崗,熟悉操作手冊和維修流程。定期組織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,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。
-
安全法規遵守
-
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,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、保養和定期檢測。例如,未對安全設備進行定期檢測的,將面臨五萬元以下罰款。
四、應用與維護的協同效應
通過科學應用與系統維護,起重機在礦山開采中可實現以下效益:
-
效率提升:抓取和快速轉運減少作業時間,提高開采效率20%以上。
-
成本降低:定期維護延長設備壽命,減少突發故障導致的停機損失。
-
安全保障:安全裝置校準和人員培訓降低事故風險,符合安全生產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