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舊金屬回收處理中,起重機的工作流程需結合金屬回收的全鏈條操作,涵蓋從設備準備到金屬分類、搬運及后續處理的各個環節。以下為具體流程說明:
一、作業前準備
設備檢查
操作前需對起重機進行檢查,包括液壓系統、鋼絲繩、吊鉤、限位器等關鍵部件,確保設備無故障,符合安全作業標準。
現場評估
根據廢舊金屬堆放場地的空間、金屬密度及分布情況,規劃起重機的作業路徑和停放位置,避免碰撞或傾倒風險。
二、廢舊金屬的吊裝與搬運
吊具選擇與安裝
根據金屬形態(如廢鋼、廢鐵、報廢設備)選擇合適的吊具,如電磁吸盤、鋼絲繩或吊帶,并確保吊具與金屬接觸牢固。
吊裝操作
緩慢起升吊具,將廢舊金屬平穩吊起,避免金屬散落或碰撞。對于大型金屬構件,需使用多根鋼絲繩或吊帶捆綁,確保受力均勻。
搬運與堆放
將吊起的金屬搬運至區域(如分揀區、剪切區或運輸車輛),根據金屬種類或后續處理需求分類堆放。搬運過程中需保持金屬堆放穩定,防止傾倒。
三、廢舊金屬的分類與處理
分類作業
起重機配合人工或機械對混合金屬進行分類,如將大型構件與小型零件分開,或按材質(鋼鐵、銅、鋁)分類堆放。分類后的金屬需標記或分區存放,便于后續處理。
特殊金屬處理
對于含油污、放射性或腐蝕性物質的廢舊金屬,需使用防爆、防腐蝕的吊具,并在吊裝前進行清潔或包裹處理,防止污染物泄漏。
四、裝卸與運輸
裝車作業
將分類后的廢舊金屬裝載至運輸車輛或加工設備(如剪切機、打包機),確保金屬堆放整齊,避免超載或偏載。
運輸配合
起重機需與運輸車輛協同作業,確保金屬安全、高效地轉運至下一處理環節。
五、作業后維護
現場清理
作業完成后,清理起重機作業區域的金屬殘留物,保持場地整潔。
設備維護
對起重機進行檢查,記錄設備運行數據,及時更換磨損的鋼絲繩、吊鉤等易損件,為下次作業做好準備。
六、安全與環保要求
安全操作
嚴格遵守起重機操作規程,確保吊裝重量不超過額定載荷,避免在惡劣天氣(如大風、暴雨)下作業。
環保措施
吊裝過程中需防止金屬散落污染環境,含油污的金屬需行去污處理后再吊裝。
七、效率優化建議
路徑規劃
根據金屬堆放密度和分布,合理規劃起重機的移動路徑,減少空載行駛時間。
設備升級
采用自動化或半自動化起重機,提高吊裝精度和效率,降低人工操作風險。